
课外访万家心得体会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提高对思维的训练。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课外访万家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外访万家心得体会1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进行的一种访问,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它是教师关爱学生的一种表现,也是教师与家长交换意见的途径,达到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它作为维系教师、父母、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通过家访,可以保证学校“两条腿”平衡走路,促使学生健康发展。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教育过程中要充满期待,如果把一份爱心放在家访中,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次家访就是一次让孩子进步的机会,会让一个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生很大的改变。对于一些所谓“调皮” “问题”学生的家访,教师要捧着一颗爱心,了解孩子的心灵需要,不仅帮助孩子纠正错误,更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家访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一,使家长了解了学校的教育政策、教育情况以及为提高质量所采取的措施。 第二,家校之间加强了沟通,形成了共识。 第三,学校和教师形象有了新的提升。所到之处学生家长热情接待,对教师牺牲休息时间家访表示感谢。 第四,自己在这次家访活动中,灵魂和觉悟得到了提升。感觉身上的担子、责任更重了,面对学生的企盼,即有爱心更有奉献;面对家长的嘱托,即有责任更有使命。
家访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现代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做生意的不乏少数,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有些交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 第二,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骄纵的心理,他们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吃挑穿,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家长望子成龙,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或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纪律教育,有些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素质教育提出质疑,与其背道而驰,这使得学校教育工作开展很不顺利。 第三,家长误认为孩子很聪明,小学回家不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上中学后,希望也能这样。如果不能这样,会不会是老师的教学存在问题或着不够关心孩子。实际上家长最大的失误就是忽视了孩子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当我们在家访中交谈起这个问题时, 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下子又进入另一个误区:希望一下子能解决问题企图一劳永逸。 第四,家庭成员内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难于与学校教育配合。 第五,父母双方教育观念和方法不一致,导致孩子有空子可钻,言行不一。
家访后的思考:
第一,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家访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第三,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第四,家访也给教师本人上了一课。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几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老师们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家访走出服务第一步。 第五,家访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 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我建议家长要严格要求和爱的鼓励相结合;对子女的学习辅导和思想品德教育、劳动教育并重,提供他们力所能及的劳动机会;协调好家庭成员内部的教育力量;要多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思想动向,并对症下药;及时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开导,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注重发展长远利益,为自己和孩子的将来着想。
总之,经常家访,让我和学生、家长的心靠得越来越近,越来越紧。但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倾心奉献,把课外访万家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
课外访万家心得体会2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 现在的联系方式很多,诸如电话、手机、互联网等,为什么要跟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呢?可是当我真正踏入本次家访之路时,我才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
上个月,我深入几个学生家中,进行家访,感受颇深。 家访真能让我们和学生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心应手。同时大部分家长的热情好客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豪。学生袁志炜的家长对我的到来,感到十分意外和兴奋,真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我给他们简要介绍了当前教育的理念与发展,汇报了我们学校在孩子教育方向上的指引,以及我们班级是如何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面对面促膝畅谈,家长对我们教育人给予了高度评价与鼓励。
很多家长对老师的到来,接待的非常热情,他们觉得温暖,倍感兴奋,学生本人感到:原来自己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师的心中不是可有可无的,教师总是在注视和关心着自己。学生何国栋说:“老师,您这次家访,给了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还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个好学生,在家里更要做个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后的表现。” 这次家访,使家长和学生感到十分亲切,从内心深处非常感激教师。学生何影月见到我的到来,开始非常紧张,站在门口不知所措,害怕我是来向家长"告状"的,没想到我只字不提她表现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励她要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在轻松和谐的闲聊中,孩子越说越高兴,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统统都讲给老师听,家长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内心更深刻的东西,对孩子的表现越来越满意。最后,他们一家人依依不舍地把我们送出大门口,并希望老师经常到家。
在家访中,我还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整个忙于生计,极少照看、督促孩子。这使得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没办法选择家长,我们只能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更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很多家长都反映:老师说的,孩子会听进去的。作为学生的老师也特感动于这句话,老师的魅力无极限。当然高兴之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了。让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学生个体和认知表达水平。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知道 ……此处隐藏7128个字……,这是家访整个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家访必定引起学生心理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可能会因此而重振旗鼓决心改变缺点,也有可能再一段时间过后,被惰性影响,重复过往的错误,这样就不能达到家访的效果。
五、 构建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渠道。
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比如在家访的过程中,有些家长担心住读学生在校期间的吃住问题,担心学生日常花销问题。为此,我们同这些家长说明学校各方面情况及对学生的要求,与家长达成共识,给学生定下合理的月生活费标准。通过与家长的沟通,遏制了部分学生大手大脚乱花钱的坏习惯。
通过这次家访,不仅能够广泛听取社会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给学校,也让我在走访过程中,更加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在今后的教学中与学生沟通更加融洽。当然,家访中也出现了各种值得反思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也激励了我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改进,不断成长,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课外访万家心得体会10开学伊始,我校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组织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活动举办有声有色,接受此任务后,我们就利用课外的时间,走进了每个学生的家庭,了解了学生的另一个世界。
家访期间,我们每到一个家庭,都能看见家长一张张热情的笑脸。虽然大部分家长都是第一次见面,好多家长放弃别的事情等待我们的一,在整个家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家长不管是本身文化程度或高或低,不管家庭的经济条件如何,对孩子的学习都很重视。虽然有的是留守生,但爷爷奶奶对孙子孙女的学习关心有加。谈话中,反复在叮嘱老师对自己的孩子要严加管教,因为自身能力有限,有的家长对学生不能帮忙,希望老师能对学生多指教,家长保证配合学校教育,很感谢老师对孩子辛苦的教育。作为一个平凡的老师,学生和家长对你的理解认可、肯定支持是宝贵的,里面包含素不相识的能温暖人心的爱,让人满足,快乐。家访虽然很累,但我学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让我感到真正的快乐,印象最深地是学生两面性表现很突出。
我们的家访取得了圆满成功,家访中使我认识到学生“懒”性形成的根本原因,让我们更好地去了解学生更好地帮助学生打下基础,对学生成绩的提高有一个很好的方法,让我们认识到家访和改进家庭教育也有很好的作用。因为我们家长中不可避讳的是存在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不重视,对待孩子或重智轻德,或信“棒子头孝子,”教育孩子简单粗暴或对孩子过度溺爱,百般呵护等,让我们家访得到了很多知识。
课外访万家心得体会11最近一段时间,虽然课余生活的规律被打乱了,回家的时间推迟了,身体上感觉到很累,心理却踏实多了,快乐多了。究其原因,是我们积极响应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开展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在紧张的课余,有幸与各位家长零距离接触,为今后的工作找准了努力方向。
一、精心准备早部署
常言到:不打无准备之仗。为了减少家访的盲目性,提高家访的实效性,必须事先精心准备。
1、了解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家访前,我们首先对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尽可能深入的了解。因为,家庭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教师只有对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做全面了解,才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2、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多报喜,少报忧。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的主要教育活动,在学校与家庭间形成有效沟通。
3、与家长共同研究,明确要求,统一思想,找出学生内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未来的教育中有的放矢。
4、向家长提出建议,为其实施家庭教育提供帮助指导,必要时还要向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并共同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潜心家访结硕果
家访路上,尽管有时道路泥泞,天色渐暗,但仍阻挡不住我们家访的脚步。在家访中,有家长端上了一杯浓浓的绿茶;有学生端出了树上新摘的橘子。在家访中,有家长问孩子厌学怎么办?有学生问总是记不住所学新知怎么办?还有家长问毕业后是否应该让孩子就读外校?在家访中,有家长对我校的交通安全教育给予了肯定;有家长对我校的师德师风交口称赞;有家长对我校的周边环境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曾记得,为了让刘XX同学克服懒惰的坏习惯,我们两次登门,说服教育,给他陈述利弊,举例子,谈感受,终于让他在学习上变得勤奋起来。
不曾忘记,为了让王XX同学重拾信心,我们三上其门,他终于敢和我面对面地倾心交谈,最后树立了学习的信心,每天愉快的按时上学。
本次家访,我们全面了解了受访学生及其家庭,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以家访为平台,以学生和家长为渠道,我们对学校进行全面宣传,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家访,广泛听取社会对我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看着同学们一张张天真的笑脸,家长脸上灿烂的笑容,我也会心地笑了。
三、真心家访谱新篇
本次的课外访访家活动,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让我们倍受鼓舞。通过家访,加强了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让我深感:“访万家”活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只要我们切切实实“访万家”,就一定会把这一件好事办实。
四、亲历家访感触多
1、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
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又过于溺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渐渐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改变孩子。
2、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都有较大的差异。
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良好,但在家里却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一样。放假后,不学习,不写作业,整天看电视,整宿上网,什么家务都不干。这些学生既不关心家事,更对国事天下事漠不关心,这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直接导致其课外知识极度欠缺,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必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3、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家访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一段时间的家访,我们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