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体育课日记模板汇总5篇
很快一天又过去了,这一天里,有没有哪件事或某个人触动到我们呢?这时候,最关键的日记怎么能落下。那么写日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体育课日记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体育课日记 篇1
天阴沉沉的,就像我此刻的心情。
这是节体育课,又要400米考试了,全班上下无不唉声叹气。最倒霉的是我,因为我的右脚昨天擦伤了,连走路都一瘸一拐的。我的心一阵冰凉,心想完蛋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可同学们没有一个请假的,我也不想做那一个。
老师的发令枪响了,同学们都像离弦的箭射了出去,我也跟着跑了出去。右脚的伤口被磨得生疼,我似乎能感觉到血正从伤口处一滴一滴地往下流。再加上体能消耗,我感觉整个人就要瘫痪了。我想打退堂鼓,可转念一想:男子汉大丈夫,这一点小伤算得了什么?也太脆弱了吧!于是我又咬牙坚持。豆大的汗珠从我脸上滑落下来,伤痛之处似乎已经麻木。我不断鼓励自己:加油!加油!离终点不远了!眼看着就要跑完全程了,我紧闭双眼,一咬牙,冲过了终点线!
终于跑下来了,尽管不是第一个。我长长舒了一口气,抬头仰望,太阳正扒开云堆,张开灿烂的笑脸朝我笑哩!
体育课日记 篇2
胡老师(体育老师)说:今天的体育课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叫网鱼,游戏规则:先有女生扮演网,两人一个网,男生扮演,男生站左边,女生站右边,我说123开始,网就开始网鱼,网网到的鱼就来我的旁边,这就是桶子,不准逃跑,听明白了吗?好,准备,123,开始。
我和杜家源扮演一张网,瞄准目标,离我最近的李一唯,对不住了啊,我和杜家源悄悄的来到了李鱼旁边,看好机会,123,网,太好了,网到第一条鱼了。我和杜家源赶紧把他押回桶子里。
继续网,突然,有一条鱼自投罗网了,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哈哈,有成功往回一条鱼。
现在是我当鱼了,等胡老师喊完123,我赶紧逃之夭夭,哈哈,你们谁也抓不住我,我跑到了一个清静的'地方,想:这总没人能抓到我了吧,可回头一看,一张网子正对着我坏笑呢,我这条鱼一看,连忙落荒而逃,可还是逃不过网子的天罗地网,我被网回了桶子里,我在桶子里左瞧瞧右看看,好多鱼都在桶子里。只见有陆陆续续的网子满载而归。可当网子们还沉浸在网鱼的乐趣当中的时候,下课铃无情的响了。
这真是一堂有趣的体育课啊!
体育课日记 篇3
上课铃响了,张老师走进教室。我们都等着老师带我们去操场活动,可是老师却拿出了一张报纸,原来她要教我们做“空气炮”。
老师先把报纸折两折,接着再将它上下对折,然后抽出对角捏紧,最后用力一甩,只听见“啪”的一声,空气炮“爆炸”了。大家个个瞪大了眼睛,都不相信那巨大的声音是这张报纸发出的。同学都迫不及待地去尝试做,真的有意思极了!
通过这堂课,让我们了解到一张小小的报纸也有着这么神奇的功能啊!
体育课日记 篇4
铃铃铃,下课了,同学们纷纷跑出教室,下去上体育课了。
铃铃铃,该上课了,同学们排好队列等着体育老师。体育老师叫我们做准备运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三二三四五六七八,四二三四五!’做完准备运动老师叫我们跑步。终于跑完步了,老师让我们自由活动。有些同学写作业,有些同学踢足球,有些同学堆沙堡,有些同学打蓝球,还有些同学玩自己的游戏……
我跟你说,老师一发火,就会用手来捏你,老师的那一捏,可不是平常的捏,是大力地捏,那一捏,就像螃蟹的钳子一捏,那一捏,你的骨头都要感觉快断了。是真的,不信的话,你就问彭浩原,黄洪锦,还有黄梓桂。
怎么样?我们的体育老师够有趣吧!
体育课日记 篇5
“上体育课去了!”那欢呼声如同一条线,将我的心思牵引到体育课上来。
我们的体育老师xxx老师已经进入“不惑”之年,但童心未泯的他,仍然是我们的好伙伴。所以,当x老师说过关同学可以自由玩耍时,我们都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油嘴滑舌的袁丹嘴边更是抹了油:“哎哟,我们风流潇洒帅气的x老师,你太太太仁慈了!”
xxx借来排球,教我们怎样打。她先来做示范。只见她先伸出手臂,手里拿着球。随后,她将球往空中一抛,迅速将右手叠在左手上,两只大拇指靠在一起,标准的打排球姿势!她微微曲着左腿,两眼专注地盯着球,当排球往下落时,她双臂往上一打——排球又回到了空中。球就这样一起一落,她的腿也一曲一直,她额前的刘海也一动一动。“一,二,三,四……十一,十二!”我在一旁数着,心中十分惊讶,也有一丝忐忑,想着我打排球时会不会出洋相……
“xxx,到你了!”xxx的呼喊将我从思绪中拉出。她将球往空中一抛,球在空中划出一道白色的弧线,真像一只展翅的大白鸽!我伸出手,接住了球。
“记住,一定要像我那样去做哦!”x“教练”再三提醒。我也依葫芦画瓢,学着她的样将球往空中一抛,手忙脚乱地摆好姿势,想接住球。可是,球不但没打起来,反而直直得砸在脚背上!我不太好意思,只好涨红了脸,直想找个地洞钻进去,躲开她们善意的笑。
“丁零零”!下课铃响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排球,随着拥挤的人流,走进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