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妮日记》读后感(集锦15篇)
一天终于结束了,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日记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日记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安妮日记》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安妮日记》读后感1
近段时间,我在看由法国佛兰克写的《安妮日记》。
这本日记是安妮遇难的前两年写的,可以说吉蒂(安妮给这本日记起的名字)是她在密室生活的两年中唯一的情感来源,她在日记中吐露了她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在她朴实流畅的笔下,更带着她对德国侵略军的憎恨,所以这本书不仅是一名成长中的少女的内心独白,也是对德军占领下的犹太人苦难生活的目击报道。
读完这本书后,使我收获颇丰,不仅学会了怎样写日记,而且有认识了一些书中的朋友,学会了一些知识。
我以后要好好学习,因为从书中我好像又看到了以前的中国:很懦弱,被日本,美国等地方逼着签丧权辱国协议,把原本属于我们的土地让出去,可现在不同了,我们中国正一点一点的强大起来,总有一天会把其他国家抢走我们的东西都讨回来。
从此以后,让我们向着梦想前进,努力学习,长大之后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安妮日记》读后感2
寒假里我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里面讲的是一个在二战时期犹太小女孩安妮两年的密室生活。
安妮全家为了躲避战争和法西斯的追杀,在安妮13岁生日后不久,全家搬到了荷兰—阿姆斯特丹公司的后屋,因为当时是法西斯主义,犹太人惨遭迫害,他们把那里当成了他们的“密室”,安妮自从搬到了荷兰以后,就一直生活在阴森、寂寞和恐慌之中,但她常常抬头凝望天空,总感到事情会越来越好,残酷的战争终将结束,合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的。
二年以后,安妮及密室中的所有人遭人举报,被人投入了集中营。残酷的现实摧毁一切,最终安妮死了,死于伤寒,这一切多是讨厌的战争和种族所引起的。
安妮是多么希望自己能够活下去,所以她在日记中还写道:“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的活着。”
所以我们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了解历史、战争及种族迫害,更能感受到安妮身上那种勇敢、坚强、不屈服乐观向上希望活着的那种人生态度。
希望世界上永远不要有战争,永远和平。
《安妮日记》读后感3
《安妮日记》是犹太民族少女安妮。弗兰克在世界经济大战中遗留问题下来的一本中国私人银行日记,真实记录了安妮与家人等八个人进行躲避纳粹主义迫害而度过的长达两年的密室工作生活。
1942年6月12日,安妮13岁生日,她收到一本日记,开始写。直到1944年8月,他们的秘密房间被德国警卫突袭。不久,16岁以下的女孩被伤寒杀死了。这本日记已成为人们深刻反思这场残酷战争的宝贵材料。
安妮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应该过着简单快乐的生活,但只是因为她是犹太人,纳粹德国的种族迫害,她失去了她的自由,她不知道有多少困难忍着,父母不知道争论如何多少次,多少次伤心,她是一个十几岁呀!
虽然对于安妮自己只有一个十几岁,但她的表现进行超出她的年龄的坚强和勇敢,安妮的精神让我无比的感动和震撼!
《安妮日记》读后感4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有感触!他们在密室里整整生活了2年。2年这可是什么概念哪,他们居然那么有毅力地生存了下来,我感到十分地感动。详细地描写一下,为了躲避德国法西斯的攻击,他们不得不把密室盖得严严实实,窗户全部钉上了板子或者是厚厚的窗帘,挡住光亮。白天,为了不让下面的人发现,只能轻手轻脚的,如果是现在的话,我们应该是很难办到的!
可世界还是存有一些极少的好心人,他们的食品就是从靠公司几位员工。这些人无私为他们奉献,给予他们食物,书籍,学习!可是……
可是,想想也是!密室的生活可不是好过的,在里面的生活不能看到阳光,不能触摸自然,是极其枯燥,烦闷的和无聊的!这里没有要好的朋友,没有良好的老师,没有无限的快乐,没有……而且再加上密室外的战争形势,不停地轰炸使他们烦躁!
《安妮日记》读后感5
读着此书时,想到这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拋。可是若没有生命,又何谈自由呢。
一个十四岁的女孩,正当青春烂漫的好年华,正是对万事万物好奇,好动而又贪玩的年纪,却为了能够在纳粹的铁蹄下存活,在密室里度过了两年暗无天日的时光。不仅日常生活都受到限制,还得忍受着随时被发现的恐惧。还好,安妮有着乐观的心态,她向往着美丽的大自然,享受着偶尔阳光的恩赐,憧憬着得到自由时的幸福生活。
虽然密室里的生活单调的乏味,但是安妮有书做陪,有日记这个不离不弃的好朋友相伴,以致她的每一天不那么死板而苦闷,还有彼德——这个似朋友又似恋人的相知相守,让失去自由的她偶尔能够开心快乐。
一场没来由的战争,让很多无辜的犹太人失去了自由和生命。对活着的向往让他们忍受着非人的生活和折磨,却也难保的住生命。
眼看解放在望,安妮和她的亲人还是失去了她们宝贵的生命。
人类的野心和欲望一旦膨胀,得多少人的生命付出代价,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有权利去剥夺别人的生命。
但愿人世间不再风起云涌,永保太平,永少杀戮。
《安妮日记》读后感6
这几天,我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令我产生了许多想法。
安妮是个出生在德国的犹太人,因为希特勒上台后,十分排挤犹太人,所以他们一家搬到了荷兰。
之后德国侵略者占领了荷兰,因此,他们的生活变得十分拘束,也失去了许多自由。接着安妮上了犹太人中学,她学习成绩不错,活泼开朗,善于交流,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1942年7月,德国开始屠杀并囚禁犹太人。安妮一家在朋友的帮助下何4个犹太人一起住进了一个“秘密小屋”。
他们过着提心吊胆、见不得人的生活。
就这样,他们在这个没有阳光的秘密小屋里度过了大约910个日日夜夜。
这本书也写了许多安妮对人生的感想,让我也学到了很多。
在我看来,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人人平等,犹太人也应该像正常人一样过着幸福生活。现在也有一些富人排斥那些穷人,比如保姆、临时工……
看了这本书我还感悟到了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坎坷,不要因为遇到一点挫折就抱怨、放弃,应该勇敢面对,就像安妮他们,在这两年多的日子里,没有出过那一扇大门,也遇到过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没有了粮食、差点被人发现……在他们的艰难面前,我们的小挫折又算什么呢?
《安妮日记》读后感7
《安妮日记》是安妮·弗兰克写的,讲的是安妮的爸爸妈妈还有姐姐,为了躲避德国警察的追捕,躲进了父亲的办公室,于是他们开始了两年之久的“密室”生活。后来,凡·达思一家和杜塞尔也搬了进来。
而中间让我欣慰的是,当安妮的爸爸妈妈在唉声叹气时,安妮却一笑而过。因为她很乐观,之所以乐观,才会一笑而过。当时他们的生活十分受限制:走路不能发出声音、不能出还要早睡晚起……但是安妮却以乐观的态度来看待每一件事。
由此可见,乐观对人生是多么重要。如果安妮不乐观,她就会像其他家人一样被笼罩在悲伤之网下。所以我喜欢安妮,因为我有时很悲观地看待事情,悲观和乐观像两面镜子,一面能照出事物的美好,另一面却只能照出事物的缺点。在生活中,我们去看待一件事情,何不想着用乐观的态度去看待?就比如文中的安妮,她虽然听到家人在埋怨眼瞎的生活,但是,她却不把这当回事儿。我仿佛听见一个不屈的灵魂在黑暗中大声地呐喊。
所以,我们一定要像文中的安妮乐观地看到事情,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成功地做更多的事情,不会陷入失望的沼泽。正如佚名所说的“你的负面情绪,并不是一直都有的,而是你没有乐观地看待世界。”
《安妮日记》读后感8
暑假我读了一本名著《安妮日记》,这本书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犹太小女孩安妮。弗兰克的生活实录。
安妮。弗兰克于1929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的一个商人家庭,担任总统后德国法西斯开始迫害犹太人,安妮一家移居到荷兰,可是好景不长,德国又占领了荷兰,弗兰克一家只能躲进密室里生活。1942年6月12日是安妮的生日,她得到了一个生日礼物日记本,还给它起名叫“吉蒂”,从此以后安妮每天都给“吉蒂”写信,他写的都是关于信仰和宗教的信,这使我非常感兴趣,安妮虽然呆在密室里,但她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她十分渴望去外面的世界,十分热爱生活。安妮在密室里呆了二十五个月之余,在1944年8月4日安妮一家因坏人告密被捕,抓去集中营,后来染上伤寒失去了生命。
在这本书里我学到了很多,安妮虽然年龄不大,但却很成熟。她十分坚强,有勇气,从容的面对一切。她的这种热爱生活的精神,对生活积极的态度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安妮日记》读后感9
读完德国作家安妮·弗兰克所著的《安妮日记》后,感触颇深。
黑夜里我关掉灯,想象着我的小房间就是安妮曾经躲避犹太人所住的房间:“秘密后屋”。在这儿住上二十五个月,那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晚上睡觉会被炮声惊醒,被警察的敲门声给吵醒,还会被小偷杂乱的脚步声吓醒……每天连上完厕所冲水都要胆战心惊。
安妮虽然也害怕这种恐怖的生活,但她从不曾绝望过。她坚持读书学习,希望将来成为一名记者和作家,盼望着有一天能在一个和平的世界里施展自己的`才能,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渴望美好活下去的安妮,依然是那么坚强,尽管挫折一次次向她进攻,但她毫不退缩。犹太人——最聪明的民族,常常让人嫉妒,所以安妮——这阳光女孩也蒙受不幸,但她依然希望、等待着幸福的到来……
这时,我才感到我是那么的幸福,从小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里,被父母呵护着长大,就像温室里的花儿,经不起风吹雨打。
安妮,一个不曾绝望的女孩,一个永远乐观的女孩,她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不断激励着我们坚强、勇敢、快乐地生活!
《安妮日记》读后感10
1942年7月,刚刚过完了十三岁生日的安妮·弗兰克,跟随父母姐姐和父亲的朋友凡·丹先生一家为了躲避纳粹军队的搜捕,被迫搬进了一间阁楼里。
藏匿的生活是十分艰辛和残酷的,为了保持自身的安全,他们从此不能再出门,白天也不能随便走动更不能大声说话和上厕所。在这个逼仄拥挤的阁楼里,安妮一家和凡·丹一家八个人一直生活了两年零一个月。
1944年8月4日因被人告密,安妮一家遭到德国警察的逮捕,最后只有安妮的父亲从集中营活了出来,其他七个人都死于纳粹集中营中。
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安妮是一个乐观,善良自信并且具有独立精神的女孩儿,她向往和平不甘心屈服于侵略者的淫威,并且勇敢的面对残酷无情的战争,她仍然在恐怖与恶劣的环境下坚持阅读与写作。
我们要学习安妮独立勇敢的精神与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如果我们具有了勇敢独立的精神,我们就会以微笑来面对生活的挫折,以坚强与自信来面对学习上的坎坷,最终我们一定会在成功的巅峰指点山河。正如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所说,“人的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是功成名就那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以勇敢迈向意志那天。”
《安妮日记》读后感11
《安妮日记》是全球最多人阅读的一本书之一,很多孩子都很喜欢看。一开始这本日记是安妮弗兰克13岁的生日礼物之,安妮非常喜欢这个生日礼物。从收到礼物的第一天起,安妮就开始写日记,除了开头的一部分记录安妮正常的生活,后面的都是在写安妮躲在屋里渡过孤单的每一天。
二战爆发后,安宁一家和和四个犹太人躲进了安妮爸爸公司的一间后屋密室。这间密室里非常的阴森,住在里面的人不能打开窗户,也不能说话,如果被人发现就会有生命危险,就这样安妮在这样的环境里躲藏了两年零一个月。
《安妮的日记》中,安妮记录着她躲在屋里的日常生活。在食物上,她每天只能吃一点点的面包喝一点点的牛奶,在行动上她不能做任何事情,不能玩游戏,不能大声的说笑,说话的声音都要非常的小声,因为他们害怕招来敌人,会给自己和其他人带来危险,所以写日记成了安妮的全部,但是安妮还是没有活到最后。
二战结束后,唯一的幸存者安妮的爸爸把女儿13岁那年写的日记,整理出来编程一本《安妮日记》出版。
《安妮日记》读后感12
《安妮日记》是我在暑假里读的一本书,讲的是安妮在密室里度过的那日日夜夜。
安妮·费兰克是一个犹太少女,原来居住在法国的法兰克福,这天是安妮的生日,她收到这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并给这个日记本起了一个名字叫吉蒂。
可是,好景不长,法西斯战争兴起了,安妮一家转移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这时,安妮已经上了中学,开始了她的学习之旅。
可是,法西斯已经侵占了荷兰,安妮一家只好到处寻找安全的地方隐蔽。
终于,在法西斯没有发现的情况下,安妮一家又转移到一家果酱公司的密室里。
在这间密室里,安妮度过了24个月,她躲进去的时间正好是女孩子最重要的的花季阶段,可是,安妮没有享受到花季的幸福,迎接她的只有大炮声、枪声等等。还有,在密室里不能点灯,不能有光,不能有……总之还有很多很多的规矩。安妮就在密室里一直写日记,她用她的笔为了实现自己要做个作家的梦想,写了一本书,这里面记录了安妮对自然、性、上帝、宗教等等问题的看法,用现代人的语气,为我们描述这她的世界。
《安妮日记》读后感13
《安妮日记》这本书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安妮·弗兰克在艰苦而寂寞、恐惧的藏匿期间写 成的。
日记写于1942年,安妮那时才十三岁。由于受到纳粹的迫害,她们一家被迫生活在 一个地下密室,开始了暗无天日的两年藏匿生涯。1944年,密室门被德国警察叩响,八名藏 匿者全部被捕。唯一的幸存者 ——安妮的父亲,在战争结束后,致力于传扬女儿安妮的日记 。
安妮一家被捕,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她们都是犹太人,历史学家安妮·罗美 的丈夫看了日记后在文章里写道::“日记结结巴巴地道出了一个小孩子的心声,体现了法 西斯主义的可怕,连纽伦堡审判都不及它。”
我觉得,无论犹太人犯了多大的错误,都应该得到宽恕、得到原谅。安妮在藏匿生 活饱尝了艰苦的生活、寂寞的时光、恐惧的心情,但她的心中依然点亮着希望之火,她确信 自己能成为一个作家、能坚持到战争硝烟散去的时刻,虽然这些只是幻想,但她心中依然充 满了希望。
读完这本书,我很佩服安妮,因为她在在纳粹的迫害下,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情、 对生存的希望、生活的期盼!
《安妮日记》读后感14
《安妮日记》是犹太人在二战时期写的一部日记体小说。讲述了一名叫安妮的小女孩原本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因为二战期间在盖世太保的“召集令”下,他们为了防止被纳粹士兵发现躲进了一间狭小的密室,在密室的这段时间里,她通过写日记记录下了她与家人之间发生的事情。
看完这本小说,我非常同情安妮,也憎恨那些德国士兵。安妮是个活泼开朗,乐观的小女孩,并没有在如此恶劣的生活中变得气馁,虽然被迫生活在狭小的密室里,但她仍然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习,用精神食粮充实着自己的生活。这样的安妮让我很敬佩。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很多可贵的品质:善良、乐观、勤奋好学和勇敢。
在她1944年6月6日的日记中,写满了对解放的期盼,对和平的向往,对课堂的怀念。可是谁又能想到呢?安妮在解放前的两个月被害了,她终究没有等到解放的那天,想到这,我不禁深深感到惋惜。
看到安妮坚持读书学习,我感到很惭愧,说实话,一到放假,我一心就只想着怎么玩,去哪玩,把学习抛在脑后,没想过假期要好好看书学习,或许,我应该要改变一下学习态度了,向安妮学习。
《安妮日记》读后感15
放寒假的时候,我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真是一本好书!
通过安妮写日记,我觉得安妮应该是一个善良、活泼、坚强而且漂亮的犹太少女。她把日 记当做自己的一位朋友并常常写信给日记(日记的名子叫基蒂)。
安妮很不幸,国为是犹太人而被希特勒捕杀,没有办法,安妮一家中口只好离开温暖的家 ,搬到爸爸公司的一间秘密小屋,同时小屋里又搬来了4个人,他们8个人每天都不能发出声 音,以免被别人发现。小屋里的8个人的性格不同,之间总会发生有趣的小事。
读完《安妮日记》我感到无比敬佩安妮,安妮16岁,却可以写出这样的言语,可以看出 安妮的潜质和知慧啊!可到最后,密室的8个人被别人出卖,全部被送往集中营。多么可惜啊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希特勒,如果安妮一家没有被出卖,那安妮一定是个天才!也许 她长大了还会成为著名的作家,或者思想家。
安妮的文笔很好,从她的每一个字里,我看到了密室里8个人的性格,了解了他们,最重 要的是我看到了安妮的内心深处。
我们应该记住安妮,记住她的天真,和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