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范文 > 工作方案

设计方案

时间:2024-07-12 11:48:21
【精品】设计方案范文锦集6篇

【精品】设计方案范文锦集6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设计方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计方案 篇1

教学内容:书第40~41页实践活动:我们去秋游。

教学目标:1、通过社会调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2、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经济意识,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3、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经济意识,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设计方案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歌曲《郊游》,会唱的同学一起唱。

2、同学们,现在已经是秋天了,在这么好的天气里,你最想干些什么呢?(学生回答)

3、那我们一起去秋游好吗?

二、新授

1、在秋游前我们都要了解哪些相关的信息呢?学生自由谈谈。(板书:人数、包车、门票、游玩项目及价格)

2、向阳小学四年级的同学马上要到水上乐园去秋游了,他们在秋游前收集了一些相关的信息,让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信息。(电脑出示,打字声引入,加深学生头脑中的信息)

3、我们看到了这些信息,从刚才我们讨论出的四个方面来分析。

4、首先我们来看人数,哪句话告诉了我们有关人数的信息。多少人?(板书:150人)

5、接下来看包车,哪句话有关包车信息?一共要包几辆车呢?(3辆)你怎么看出的?(150÷52大约3辆)一共需要多少钱?哪句话告诉我们的?你怎么算出来的呢?(3×300=900(元))每人要花费多少钱呢?(900÷150=6(元))900是什么?(共花费多少钱?)150是什么呢?(实际去的人数)用共花费的钱去除以实际去的人数得出每人需要花费多少钱。

6、门票呢?哪几句相关信息?你们选哪种?(团体)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满足30人以上,便宜等)每人多少钱?(2元)

7、最后是游玩项目及定价,我们来看一看。划船,每小时8元,4人一船。每人要多少钱?(2元)那如果你一个人去呢?一个人去乘一船,多少钱?(8元)你觉得怎样乘坐比较合算?乘快艇呢?你们怎么理解的?

8、看完这些相关的信息,我们来替向阳小学的同学来算一算。每人乘车和买门票一共要交多少元钱?(2+6=8(元))

9、用20元最多可以玩几个项目,是哪几个?同桌讨论,回答问题。最多可以玩6个项目,正好20元。最少可以玩几个项目,是哪几个?同桌讨论,自由讨论。

10、如果你是向阳小学的同学,你准备向家长要多少钱?这些钱可以怎样安排?(小组讨论,学生自由发言)

11、刚才我们替阳小学的同学做了秋游前的计划,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他们都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了解相关的信息的?(电脑闪烁:人数、包车、门票、游玩项目及价格)

三、活动设计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出去秋游要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我们学校四年级的同学马上也要去苏州乐园去秋游了。我们也要在秋游前了解相关的信息。

2、我们在课前分小组了解了些信息,现在我们来汇总一下。

3、首先人数,多少人?(学生汇报,学生边说,边输入到电脑中,约350人)四年级师生共350人。

4、包车呢?学生了解,有大客车和中巴车两种。大客车最多可乘坐52人,每辆每天500元左右;中巴车最多可乘坐25人,每辆每天300元左右。你们选哪种?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那么我们选择大客车。一共要包几辆车呢?(7辆)你怎么看出的?(350÷52大约7辆)一共需要多少钱?你怎么算出来的呢?(7×500=3500(元))每人要花费多少钱呢?(3500÷350=10(元))

5、门票呢?(儿童(1.2米以上):30元成人:60元团体(20人以上):35元)哪组去了解的?有三种,你们选哪一种?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6、游玩项目呢?学生说一说都去了解了哪些游玩项目及价格。选择一些同学们喜欢玩的并适合同学们玩的,打在电脑上。

7、同学们真有办法,收集了这么多的资料,一切准备就绪了,下面就是你们制作设计方案表的时候了,这要小组合作完成,看看哪一组的设计方案最好。好,小组合作开始。

8、下面就该是欣赏你们精彩方案的时候了,哪一组想先上来。请2到3组上来自己分析小组制作的方案表。有值得表扬的就发苏州乐园的免费游玩项目的门票。

9、还有哪一组想上来的,我们下课之后再来研讨。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呢?

开展秋游活动必须定好地点、人数、核算好费用,在这次秋游之前制定的计划,我们可以看到在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只要你认真仔细观察,你就能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这里,老师就祝同学们秋游愉快。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板书设计:我们去秋游

人数150人

包车一共需要几辆车?3辆

一共需要多少钱?3×300=900(元)

每人要花费多少钱呢?900÷150=6(元)

门票团体票(30人以上)每人2元

游玩项目及价格

设计方案 篇2

课时:1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材简析:

吹泡泡是小孩子喜欢的活动,表现泡泡,表现于泡泡有关的想象中的情景,也是学生乐于去做的。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玩一玩吹泡泡的游戏,要求学生边吹泡泡边观察泡泡飞起来的情景。

2.引导学生想象泡泡飞起来的时候,透过泡泡会看到什么样的情景,通过讨论交流,互相启发,逐步形成有创造性的构思。

3.引导学生试着用各种材料表现泡泡的特征,及泡泡与人、建筑、动物等各种物体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大胆的想象和表现自己的想法。

2.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在使用新材料中有创意。

3.引导学生在泡泡装饰上能采用夸张手法,表现出新颖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一大瓶洗洁净调成的肥皂水,彩色纸、图钉、气球等。

学生:每人带一小瓶泡泡水、吸管、大小不同色彩各异的塑 ……此处隐藏1009个字……耳朵大声说,她也不一定听见,久而久之,人们都习惯用手势来对她表达意思。我的奶奶、妈妈是十分善良的那类人,见她孤孤单单一个人,逢年过节或家里有好吃的就把她请来。久了我们都发现一个问题。每次当我爸爸不在家时,她会很自在,一点都不拘束,虽然听不见我们在说什么,但她也有说有笑。每当我爸爸在家,她就很谨慎,一言不发,而且不敢夹菜。我们很纳闷,到底是怎么回事?那是一个端午节,我妈妈早早就接她来到我家,她那高兴劲儿甭提啦,使劲夸妈妈贤惠,说奶奶心肠好,有福气。中饭时爸爸回来了,她马上变得一言不发,脸上再也看不到一丝笑容。我爸爸叫她夹菜,她筷子都不敢动。饭后爸爸有事外出,她又活跃起来。我妈妈奇怪地问她,为什么一下子变得沉默了。她说,我爸爸一脸严肃,没有一丝笑容,她以为我爸爸不欢迎她来。把事情和爸爸说了以后,只要她来我家,爸爸就会露出一副笑脸,她也不再拘谨,总是有说有笑,她也和我爸爸说话了,还直夸我爸爸孝顺。从那以后不止对她一人,对所有的人,爸爸的脸上都有了亲切的笑容。

一件小小的事情,告诉我一个做人的简单道理,对别人微笑,别人也会以同样的回报予你,而你的生活由此更加灿烂。

设计方案 篇5

【课文说明】

课文生动形象的介绍了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我们对翠鸟的

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在读清每句话的意思的基础上,理解一段话讲了几层意思,抓住段的主要内容。

3、学习用总、分的方法写一段话的方法。

4、练习背诵第二段。

【教学重点】

分清主次,找出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第二段话讲了几层意思,抓住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板书课题: 翠鸟

齐读课题。

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我们就带着大家的问提,深入学习课文。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讲了翠鸟外形几方面特点?

2、课文按什么顺序介绍翠鸟身上羽毛的颜色的?

3、读一读有鲜艳一词的句予,联系上下文理解鲜艳一。词的意思。课文是怎样把翠鸟

颜色非常鲜艳讲具体的?

4、课文描述翠鸟羽毛的颜色的几个比喻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5、这一自然段讲了哪几层意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6、指导有语气朗读课文。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思考,这一段有几甸话?

2、指名读一读,说一说,每句话讲的什么意思?

⑴ 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说明什么?

⑵ 尽管可还是说明什么?

⑶ 苇秆摇晃,水波荡漾都与翠鸟的哪些动作有关?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3、分组讨论:(投影)

⑴ 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

⑵ 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4、指导有语气地朗读裸文。

5、按 等待、发现、叼走的顺序·说一说翠鸟捉鱼的过程。

(投影)填课文内容填空:

五、学习第三自然殷

1、齐读第三段。

2、这段讲了几层意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们喜爱翠鸟?

4、指导有语气朗读课文。

六、放录象,进一步体会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七 、齐读全文

八、小结

【板书设计】

颜色鲜艳小巧玲拢

翠鸟 目光锐利动作敏捷

住在石壁上不容易捉

【习题】

1、根据意思写词语:

又鲜明又美丽( )

飞得很快 ( )

眼睛感觉灵敏( )

只可以看到,但看起来不很清楚( )

形容时间极短(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颜色( ) 羽毛( ) 眼睛( ) 水波( )

设计方案 篇6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虚词“而、为、之”实词“穷”。

2、学习文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

1、柳宗元的山水诗文都流露出借游解忧的情绪,试找出有关诗文加以体会。

2、学习本文寄情于景,托物言志的写法。

【自读指导】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学习中,首先要使用古汉语字典查找相关生字词、多义实词、虚词的读音和意思,疏通文章大意,圈划疑难语句相互讨论。然后,要结合作者人生经历(《晨读晚练》p111《独钓寒江雪》),抓住文中写景的语句,体会作者在游记中寄寓的人生感悟。最后,可以结合柳宗元的其他诗文体会诗人被贬永州终生不得复用的绝望与排遣,进一步品味文中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知识链接与巩固】

1、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被贬永州期间写下了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永州三戒》(《永某氏之鼠》、《黔之驴》、《临江之麋》)我们初中时学过其中的 ,还有他的另一篇文章 ,以及他的诗 。

2、“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山水游记是柳文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它继承了《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不仅用凝练的文笔、精华的语言描绘南国美好风物,并且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幸遭遇、怨愤抑郁的心情融注其间,文笔或峭拔、峻洁,或清邃奇丽,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3、平日的游览,平淡无奇,索然无味,而西山景色新异,令人精神振奋,心旷神怡,是作者第一次真正的游览,所以在题目上冠以“始得”二字。“始得”二字为全文的线索,有贯穿全文的作用。

【自读导学】

通读第一段,在()中为生字注音,解释加点的多义实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翻译划线语句。

(1)自余为僇( )人,居是州。恒惴慄( )。

(2)其隙( )也,则施施( )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3)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 )而起,起而归。

(4)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解释:

《【精品】设计方案范文锦集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