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
1、用个性化的朗读方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对课文语言的朗读品味的过程中,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4、创造性地模仿着写一首诗歌。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学会品味诗歌的语言,能够通过想象感受诗歌描绘的意境,产生美的感受,将这种感受通过多种途径表现出来。
2、帮助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设置悬念,揭示课题
1、老师板书“课本”两个字,让学生说说课本的用处。
2、再补全课题,学生读题。提问: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己选择喜欢的读书方式自读课文。
二、 创设情境,初读课文
1、教师配乐、配图朗诵诗歌,使学生进入大自然美的情境。
2、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词语
敞开 绿阴 呼吸 芬芳 翠竹 挺拔 松柏 苍劲 绚丽 描绘 沃野
耕耘 鸣禽 联欢 洋溢 温馨 相聚 清山 攀登 豪情 浩瀚 胸襟 撒开 云锦 明媚 黄昏
a、齐读、指名读(提醒注意芬、馨、襟都是前鼻音)
过渡:那么,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有同学知道了吗?好,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看看大自然里有些什么?
3、指名读课文,理解词语
①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理解“芬芳”就是香,就是扑鼻的香气。
②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理解挺拔就是直,高。苍劲,就是有力。沃野就是很有营养的土地。耕耘就是耕作和除草。
③指名读第三自然段,理解洋溢就是充满,温馨就是温和芬芳,温暖、舒服、幸福。
④指名读第四自然段,理解包揽,就是充分地看。浩瀚,就是无边无际。
⑤指名读第五自然段,理解云锦,古代的一种织物,多彩瑰丽。
⑥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要求读出自己的感觉来)
4、文章哪些段落写了大自然有什么呢?(2-4)所以课文就可以分为三段,第二段的段意就是告诉我们大自然里有许多绚丽的景色,有丰富的
知识。那么第一和第三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呢,别急我们学下去。
三、 细读品味,产生美感
(一)、学习第一段。
1、请一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读后让他谈谈自己读后的感觉,也就是为什么要那样读。
2、再请两位学生读一读这一段。
3、总结:这里告诉我们大自然已经作好了准备,等待着我们进入他的怀抱,去参观,去游玩,去学习。
4、齐读感受大自然的号召。
四、指导写字
1、耕的左边不能写错。
2、襟的左边是衣字旁不是示字旁。
3、瀚的右边不是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学习了《1、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的第一段,有同学给大家朗诵一下吗?
2、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内容呢?
过渡:那么,大自然为我们准备了什么呢,我们赶紧去看一看吧!
二、细读品味,产生美感
第二自然段
1、大自然给我们带来了多大的收获和快乐呀!看,(教师读第二自然段)
2、大自然能带给我们哪些收获呀!
3、哦,我们走出新苑小学,首先看到的是比较近的地方的景色,有正在拼命生长,挺拔的翠竹,有古老、苍劲的松柏,果园里(农民们正热呵
呵地采摘着苹果、李子、葡萄,因为采用了优良品种水果的个子更大,营养价值更高,农民伯伯想一定能卖个好价钱。)沃野里农民们正在耕
种,布谷鸟还在多余地叫着布谷、布谷快快耕种,它不知道现代科学发达什么时候该耕种、什么时候该施肥都有农业科技站来通知的。
4、老师的眼睛还看到了,好吧,你们说吧。你还愿意用你多彩的画笔描绘------
5、请你把这一幅景象读出来给大家听吧!你读的时候你的脑子里有些什么呢?
6、齐读。
第三自然段
过渡:我们继续走着我们来看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这一段,我们又遇到了什么呢?(遇到了鸣禽、野花和祖国的山水)
2、 “温馨”是什么意思呢?
a、请同学们联系一下上下文,看一看。从文章哪边看出来的。
b、我们来查一查字典,看看是不是这个意思。
c、总结,我们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3、下面老师请同学们起来读第三自然段。并说说你读的时候脑子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还可以说说自己的感觉。
3、总结,小朋友们,你们好久没来啦,想同学们的鸣禽、野花都要和同学们一起来玩耍。生活是多么幸福啊。让我们告诉世界吧。齐读。
第四、五自然段
1、大自然还有许多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还有许多快乐等待我们去收获。自己读一读第四、五自然段,想象一下祖国山水的景象。天空、大地
、早晨、黄昏的美景。待会读的时候一边想一边读。(祖国的山水很美,要包揽无限风光,要尽享大自然的无私给予,还必须不怕艰难险阻,
勇于攀登;要想奔向浩瀚的大海,就要搏击狂风巨浪,不畏险恶。)
2、学生读第四、第五自然段。你觉得祖国的山水怎么样?你从他的朗读中听到了什么样的美景。
3、大自然就在我们的身边,它在呼唤着我们去发现、探索,清山说-----绿水说-----去吧-----去吧------
过渡:大自然是美的,是可爱的,是幸福的。你能对大自然说一句话来回答它的邀请吗?
齐读第二段读出我们的快乐,读出大自然的热情友好,读出探索大自然的无畏。
三、总结课文,升华感情。
1、齐读第六自然段
2、现在你们知道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了吗?(大自然神奇美妙,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善于发现,大自然会给我们以丰富的馈赠
,给我们无比的幸福)
3、让我们齐读课文。
4、这里和第一自然段是一样的,属于前后照应、呼应开头。
5、那么是不是 ……此处隐藏7142个字……) 交流第一题答案:
a. 我们知道课文中有文字让我们读,有插图让我们看,而大自然又是怎样被“打开”的呢?
b. 生举手答说,他生评说,如遇学生冷场举手少,教师则相应借助上节课的板书启发:课本中是读文字,看插图,那大自然中的空气、翠竹、青山、绿水……又是怎样被“打开”的呢?再让生思考后回答、补充、更正、朗读。
a)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芬芳的空气;
b) 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
c) 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
d) 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
e) 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
f) 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c. 生或师小结:“打开”就是“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也就是叫我们到大自然中闻、看、画、听、登、走。
d. 师小结板书:
课本打开:读、看
(祖国号召我们)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自然“打开”:闻、看、画、听、登、走
e. 师说:大自然如此绚丽、神奇、多姿多彩……我们一定会响应号召:到大自然中“去呼吸、去发现、去描绘、听一听、攀登吧、前进吧”,请带着自己理解的感情去读2—5节。
f. 师提醒语调热烈、高昂、欢快,要蕴含兴奋的心情和赞美的感情,再次分别叫喜欢读2—5节的人站立起来齐读。
2) 交流第二题答案:
a. 师问:我们读、看课本,为的是什么?到大自然中闻、看、画、听、登、走又为的什么?
b. 生思考、讨论;
c. 点生回答、补充、更正:自然中有知识,课本中也有知识,所以可以把大自然比作课本。
d. 题目就是这样得来的,让我们齐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3) 小结全文,指导朗读第1节和第6节:
a. 师说:这是祖国的号召,这是祖国的期待,让我们再回味一下总结段第1节和第6节:男生读第1节,女生读第6节。
b. 男生读第1节,女生读第6节。
三、总结激疑,赏读课文。
1. 师总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得就是既要向课本学习,还要向自然学习,知识无处不在,关键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勇于探索的心灵。
2. 生再品味: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教学设计6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本。
2、学会本课文8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凭借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朗读品味语言文字,启发学生通过想象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层次。
教学过程:
一、揭题设疑。
1、板书“课本”,让学生说说课本的用处。
2、补全课题,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把大自然称作‘绿色的课本’呢?“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是什么意思?……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
2、检查自读情况。
(1)生字词正音。
芬芳 绚丽 耕耘 洋溢 温馨 浩瀚 黄昏 胸襟
(2)检查生字词的意思。
(3)指名朗读课文。
3、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每一节的意思。
4、交流自然段的意思。
5、运用自然段相加法,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作业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温馨( ) 绚丽( ) 喧闹( ) 胸襟( ) 包蕴( )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语言文字,感受大自然的绚丽多姿,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听录音朗读第一节,闭眼想象,在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你是根据哪些语句感受到的?
2、自由读第一节,在重点词语下做记号。
3、全班交流汇报。(绿色的大门、清凉的绿阴、芬芳的空气)
4、尝试有感情地朗读,(“去吧”要读出召唤的语气)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节。
2、理解诗句,边读边想象这一节描绘了大自然哪些动人的画面,在书中画下重点的词句。
3、交流所画内容。
4、四人小组描述根据所画内容想象的画面。
5、全班交流。
6、指导朗读:孩子们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心情怎样?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调来读?
7、听录音范读,练读,指名试读,集体齐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女生齐读第三节。
2、图文对照,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鸣禽”、野花“的活泼和少年朋友的热情友好)
3、指导朗读。(用轻快的语调,读出大自然的热情友好)
4、指名试读,全体齐读。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男生齐读第4、5节。
2、理解诗句的意思:祖国的山水、天地有什么特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
3、怎样才能饱览风光,尽享自然的给予?
4、指导朗读:大自然对少年朋友是那样友好,大自然中隐藏着那么多的秘密,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收获,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5、录音范读,指名试读,集体齐读。
五、朗读第二至五节
六、学习第六自然段
1、自由读第6节。
2、浏览全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
3、指导朗读:语调可热烈、高昂些。
4、录音范读,自由练读,集体朗读。
七、总结全文
1、这首诗清新明快的现代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这首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你喜欢大自然这绿色的课本吗?把我们的喜爱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八、作业
1、背诵课文。
2、选择一处景物或一种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并写一个片段,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热爱之情。
3、收集描绘大自然的诗歌,写在或剪帖在积累本上。